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论述精神,从防范化解各类突发事件、维护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需要出发,构建“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结构完整、功能全面、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全面提升学校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二、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学校各类突发事件,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应急机制,确保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学校正常的科研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科研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指导意见》《科研失信行为调查处理规则》以及我校相关办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四、应急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减少危害。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底线思维,以保障师生员工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任务,积极预防和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危害。统一指挥,快速反应。一旦预测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突发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做到深入一线、掌握情况、正确应对、果断处置、控制局面。
五、工作小组
成立科研活动相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
组长:曹建芳
成员:席福贵、王玉琴、庞倩、相彦丹、逯琳、周颖
六、公共安全事件
科研部确保部门人员以及组织活动的参与者人身安全,一旦遇到相关人员人身安全事件第一时间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组长,经分析研判后上报学校相关领导。
七、舆情风险
科研部全体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努力避免科研相关活动产生舆情,给学校带来不利影响。当科研部相关人员发现舆情风险应于第一时间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组长,经分析研判后上报学校相关领导。
八、意识形态突发事件
加强社科类科研成果、项目申报和出版物意识形态审核,同时加强科研活动,例如论坛、讲坛、讲座、沙龙、年会、报告会、研讨会等活动审核。所有审核实施三级审核制度,即实施人所在单位组织专家审核、科研部审核、宣传部审核。当相关人员发现意识形态问题后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组长,经与意识形态主管部门负责人联合分析研判后上报学校相关领导。
九、学术不端行为突发事件
科研部定期组织开展科研诚信培训,提升师生学术不端行为辨识能力,建设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相关人员接到学术不端行为举报线索后于第一时间报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组长,经分析研判后上报学校相关领导。
十、其他突发事件
针对其他不在上述突发事件之内的科研相关突发事件,参照上述应急处理,第一时间上报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组长。
十一、责任和义务
以上各项突发事件发生时,科研部相关人员作为第一知情人员应以学校大局为重,避免不利影响扩大,于第一时间上报不得拖延,应急处置工作小组组长也应于第一时间上报学校相关领导。
科研部
202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