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师范学院科研部
科研[2025]109号
关于做好2025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单位:
为做好2025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要求
此次申报不发布具体课题指南。申请人可对照国家社科基金和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近年已立项课题和研究成果,自主拟定题目申报,避免重复研究。鼓励围绕以下重点方向开展深入研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
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本质要求、世界意义,国际变局、新科技革命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数智社会治理,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城市化和城市治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健康中国,人口战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边疆治理与边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践行“三大全球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推进党的自我革命;
中国文化史、学术史和思想史,重要文献史料整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古典学研究,古代文明起源,近代大国崛起,世界现代化历程,世界战争史、殖民史、宗教史和政治思想史,重要区域和国家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学科史、方法论、前沿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各学科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性概念、命题和理论研究等;
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能源革命,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大力推动能源转型,着力推进产业升级,因地制宜推动适度多元发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旅深度融合,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持续夯实转型发展经济基础,充分发挥转型综改示范区牵引作用,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切实维护生态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以加强党性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以规范权力运行完善“不能腐”的条件,以从严监督执纪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尧舜德孝文化、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晋商诚信文化浸润三晋,做好青年群体工作:
申报课题的选题表述要符合课题定位,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
二、申报要求
此次申报课题包括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青年课题、思政专项五类。重大课题资助经费每项7-10万元,重点课题资助经费每项2-3万元,其他类别课题资助经费每项1-2万元。
申请人应是我省高等院校、党校、社科研究单位在职的教学科研人员,申请人所在单位应设有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制度。申请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任一类别课题申报。具体要求是:
1.每个申请人只能申请一项课题,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本次申报的其他课题。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负责人不能申报本次课题(以申报截止时间为准)。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两个申报课题。不得以与已结题或在研的厅级以上课题相同或相近内容重复申报。
2.申报重大课题要求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学术成果,具备稳定的研究团队,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并担负科研组织指导职责。
3.申报重点及一般课题要求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上述条件的申请人由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也可申报。
4.申报青年课题要求男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8月30日后出生),女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8月30日后出生);2024年9月之后我省新引进的博士毕业生、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青年课题的不受年龄限制。
5.申报思政专项课题要求申请人为我省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党校、社科院思政理论工作者。
三、研究要求
突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选题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突出实践意识,着力为我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提供学理支持,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突出时代意识,紧跟时代潮流,彰显时代特点,力求站在学术发展前沿;突出创新意识,强化创新思维,力求主题鲜明、表述准确。
四、结题要求
1.重大课题结题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学习时报》《红旗文稿》《中国社会科学报》等中央报刊、核心期刊发表不少于1篇理论文章或学术论文;②报送不少于1篇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的相关研究咨询报告。同时,课题成果必须与课题选题直接相关,且课题负责人为第一作者,以“山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署名或标注“2025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及立项编号”。
2.其他类别课题结题需提交研究报告或出版专著。研究报告要有翔实的调研数据及问题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字数不少于1万字,可以不发表;专著封面标注“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助”字样及课题立项编号。或者提交符合重大课题结题条件的成果,免于鉴定直接结题。
3.此次申报课题研究周期原则上为1年,一般不予延期,如有特殊情况,须提交延期申请,获批后方可延期。我办定期对逾期未结题课题进行清理,被清理课题负责人2年内不得申报我办课题。我办统一组织结题评审鉴定,具体要求和时间另行通知。
五、报送要求
(一)报送材料
1.纸质版材料:每个申请人的申报材料要装入一个文件袋,文件袋用黑色记号笔标注申请人姓名。文件袋中应包含①审查合格的纸质版申请书1份;②纸质版活页7份(申请书及活页均使用A3纸双面印制,不得单面印制,不得更改表格格式,中缝装订)。每个类别课题单独打包并用A4纸标注单位+课题类别,如“忻州师范学院重大课题”,后附纸质版汇总表及申报材料,所有材料均一式两份;③附科研诚信承诺书一份(见附件)。
2.电子版材料:①申请书和活页为WORD文件格式,汇总表为EXCEL文件格式。②每一位申请人建立一个电子文件夹,以申请人名字命名,例如:“李华”。文件夹里包括申请书和活页的电子版,例如:“李华申请书”“李华活页”。所有文件不要使用图片格式。③以系部为单位将所有申报人的文件夹电子版发送至xzsykyc@163.com,邮件主题:系部+2025年度山西省哲社科规划课题。
(二)报送时间
请于2025年9月15日上午10点前以系部为单位将材料报送至A210。
附件:1.课题申请书(重大课题、其他类别)
2.《课题设计论证》活页(重大课题、其他类别)
3.课题申报汇总表
2025年8月27日